西域研究

综合新闻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公主琵琶幽怨多

来源:西域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24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公主琵琶幽怨多


木简一枚(出土编号:S ⅡT0214③:19),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22.9、宽1.05、厚0.2厘米。木简完整,简上文字漫漶,现认读较难。仔细辨认识知,此简文作“■右烏孫公主女少夫送質子馬一匹牡”。其中“乌孙公主女少夫”或为武帝时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与岑陬军须靡所生之女——少夫。史籍中有关少夫的记载仅有《汉书》载“岑陬尚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对于少夫的生卒年,及其生平再无只言片语,现据悬泉汉简记载可推知,细君之女少夫长大成人后,或嫁西域某国。由“送质子”知,和其母亲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一样,少夫一直活跃在西域。该简文弥补了史料中对少夫记载的不足,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以及乌孙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此简原是简册中最左边一枚简,属于右类标题简。简最上端的墨涂为标题符号;右,指简册右边所记录的内容;简文标点作“右乌孙公主女少夫送质子,马一匹牡。”意思为:右边记载为乌孙公主之女少夫送质子牡马一匹。

很多人会以为“琵琶幽怨多”的公主是最擅长弹琵琶的昭君,这是因为“昭君出塞”的故事成为一段千古佳话,在历史的洪流中熠熠生辉。实则这位“幽怨多”的公主是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位和亲江都公主——刘细君。汉朝公主为何远嫁西极乌孙,这一切还得从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说起。


图源网络

秦末汉初,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匈奴逐渐兴起,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公元前209-前174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匈奴帝国。每到秋高马肥之时,匈奴就会越过汉朝北方边境,劫掠人口、牲畜并践踏庄稼,对西汉北方边郡的安全造成极大地威胁。公元前141年,年仅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基。这时的西汉天下殷富、国力有余、兵强马壮,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以武力反击匈奴。然而反击匈奴并非易事,需要结交实力强盛的西域盟国。此时的西域诸国中,面积较大、实力较强的是乌孙国。据《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以联络西域地方势力——乌孙。


图源网络

乌孙王派使者随张骞回国后,使者见汉朝军事强硬、财力雄厚,于是乌孙王开始考虑与汉朝的关系。提出“愿得尚公主,为昆弟。”并以乌孙的千匹良马为聘礼迎娶汉家公主。公元前105年,汉武帝答应了乌孙王的请求“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于是,罪臣之女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选为和亲公主远嫁乌孙昆莫。同样,汉朝准备的装送也很丰盛。据《汉书》之《西域传》载:“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赠送甚盛。”

刘细君生在钟鸣鼎食之家,长于温柔富贵之乡。父亲因叛乱未遂畏罪自杀,母亲以同谋罪被斩。家族也因此被牵连,此时正值细君年幼之迹,坎坷不幸的身世造就了她多愁善感的性格。细君未享受过温馨的亲情,本就对西域之极的乌孙倍感陌生,却又要作为第一位和亲乌孙的公主,离开故土去一个遥远神秘而又一切未知的地方。以至于在今安徽灵璧仍保存有“灵璧手印”,相传细君公主从广陵到长安去的途中,不时回首瞭望故乡,可见其当时内心的不舍与无奈。

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与乌孙国王举行了盛大的跨国婚礼。乌孙工匠为她营建了独立的居所,细君也深知自己肩负着大汉边疆安宁的使命,并一直为此努力着。于是,“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用汉武帝所赐的丰厚嫁妆与礼物,广泛交友,尽力去疏通乌孙国内的上下关系。同时,匈奴听到汉家公主和亲乌孙后,也派公主和乌孙进行联姻。细君公主被封为右夫人,而匈奴公主为左夫人。乌孙与匈奴相同,以左为尊。明显匈奴公主地位在汉家公主之上,和亲公主的地位是“娘家”势力决定的,这也说明汉初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要大于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