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研究》
1 甘青地区晚期彩陶的旋涡纹特征分析比对
从全国彩陶的分布总体来看,甘青彩陶所占比例高,数量多,以青海柳湾和甘肃临夏彩陶为例,是中国彩陶文明最为发达的地方。晚期出现彩陶的文化有四坝文化、辛店文化、以及唐汪式陶器,其彩陶纹饰和呈现的形式都各不相同,对此逐个进行分析。
1.1 四坝文化彩陶旋涡纹特征
四坝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临近西域,在甘青其他地方也常有出现,是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文化内涵丰富[1]。火烧沟遗址出土的手形纹与西域天山出土的极为相似,推测是区域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结果。还挖掘出三角回形旋涡纹,呈现的形式开始出现其他形状。由马家窑文化的圆弧形旋涡纹演变为四坝文化的三角形旋涡纹,其中齐家文化为过渡段而早于四坝文化,并促使四坝文化的诞生。旋涡纹在人类头脑中的固有形状是圆形,经过时间的积累,人类打破了最初的定性概念,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出现其他形状的旋涡纹[1]。在东岭岗遗址采集的四坝文化两件彩陶片中,有一件绘有黑彩折线纹和三角纹,这种纹饰在西域的天山文化中也有出现。的确西域地区发现有很多四坝文化的陶片,但没有找到完整的四坝彩陶,也正是因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优越,使得四坝文化的彩陶纹样向更远的西域演进。
1.2 辛店文化彩陶旋涡纹特征
辛店文化在甘肃、青海两地区分布最广泛,以半牧半农的生活方式存在。纹样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衬托,以双钩纹、S 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如犬纹、羊纹、鹿纹等,体现了当地典型的动物特征,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畜牧生活。最具典型的双钩曲纹,在辛店文化彩陶上常有出现,也是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纹饰[2]。有专家认为这类纹样在外表上与甲骨文中的“姜”字类似,应该是由羊头转变而来的花纹。本人也赞同此看法,这种纹饰是旋涡纹的一种演变,放牧人赶着一大群羊,角碰角会进行勾连形成旋涡纹形态。其腹部多层旋涡纹是对群羊角的变形描绘,也代表着远古人类对羊的崇拜,祈祷羊能长的壮实丰满。辛店文化晚期的彩陶,涡纹开始出现变化,由圆形旋涡纹变为方形旋涡纹,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对比感。腹部还绘有网格纹和三角纹,增强视觉效果,以及绘有奔跑的羚羊。本人认为此纹样寓意着捕捉野生动物,由于野生动物出现在森林中给远古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通过撒网、挖坑的方式,用菱形回旋涡纹展现陷阱的深度。器型与彩陶纹样相呼应,造型侧重于菱形,纹样也是菱形旋涡纹。通过对甘青彩陶旋涡纹的分析,可看出圆形旋涡纹在逐渐的向方形旋涡纹转变,这不仅是思维的转化更是对事物认识的提高。
1.3 唐汪式陶器彩陶旋涡纹特征
唐汪式陶器在甘肃东乡县和青海西宁都有出土,首次发现于甘肃东乡唐汪川,被称之为“唐汪式陶器”。[3]任瑞波先生认为唐汪类型既不属于辛店文化也不属于卡约文化,是单独的一类遗存。本人认为唐汪式类型是辛店文化晚期产生的一种新文化因素在彩陶上的大量表现,与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都有紧密的联系,纹样组织形式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形式的旋涡纹,与青海湟水一带的彩陶一样,每一个陶器都出现旋涡纹与动物组合的纹样。唐汪式陶器的主要特点是以灰色调为主,彩陶表面施一层紫红色陶衣,整体发红,旋涡纹布满彩陶杯的腹部,以黑色三角进行修饰,与辛店文化的彩陶颜色有很大区别,相比新疆彩陶细腻。大多数用黑色施彩,以旋涡纹、变形S 纹为主体,多出现在腹部,这种纹饰在其他文化中很少见。纹样从写实向写意不断转变,逐渐走向几何化、抽象化。
2 古代西域彩陶旋涡纹的样式特点
古代西域即今天的新疆,是两河流域、地中海、印度和我国中原四大文明交汇地带。新疆史前文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此主要谈论第三个阶段——早期铁器时代。
2.1 洋海古墓出土的旋涡纹彩陶
西域彩陶部分受到西方楚斯特文化的影响,大多数是从河西走廊传入,并且彩陶一般发现于古代城址之中,尤其是靠近西部的地带[4]。彩陶纹样盛行倒三角,主要是以三角纹为主,也是因为西域山脉的自然结构,使得古人将这种现象表现于纹样中。并受到河西走廊的影响,三角纹逐渐弯曲演变成旋涡纹。从河西走廊往西就是吐鲁番,根据吐鲁番洋海古墓的彩陶旋涡纹选取了一些进行对比分析[5]。从出土的彩陶看,流行涡纹。主要以红色彩陶罐为代表,一般器物表面绘三个或三个以上旋涡纹。鄯善洋海古墓出土的彩陶罐,以双钩涡纹为主体,三角纹作配饰,与甘肃辛店文化的双钩曲纹在泥质和纹样上有相似之处,都与甲骨文“姜”字有关联。其他旋涡纹也与甘青辛店文化旋涡纹的粗细、韵律一致,从形状上看与辛店文化的羊角纹相仿,更注重旋涡纹的表达,上下两两结合,拥有辛店文化羊角纹的精髓。